1.辦理目的
回應新莊老街地區長期發展綱要計畫,以環境體驗參與、地圖操作討論、議題反思與腦力激盪等方式,以碧江街為例(基地),與地方民眾、社區組織共同提出老街再生的願景、潛力、具體改造可能,並積極接合未來可能資源,提出縣府施政參考、與後續推動執行的計畫方案。
碧江街工作坊辦理概況圖組
2.辦理方式
(1)在地合作
與在地社區教育機構─新莊社區大學合作主辦,並藉場地支援、講師資源等接洽聯繫,獲地方上如新莊國小、文德里辦公室、文明里辦公室、文德社區發展協會、文明社區發展協會、興直堡文史工作室、泰山鄉文史協會等協辦,形成軟體的、在地的網絡平台,希望開啟北新莊民眾與社區介入都會發展、指認空間重要議題、促成政府重視相關公共建設的可持續平台。招生方面,除了透過社區報第八期(2009/8月號)發送消息外(發送通路請見社區報章節),另透過特定單位,以下列方式進行:
(2)多元學習
與社區、民眾共享空間溝通的專業技術作為基礎,以碧江街為基地,導入歷史變遷、文化生活、環境生態等議題討論,一方面賦予市民介入空間發展的行動能力,同時創造空間專業者與社區、民間與政府互相對話、形塑共識的場域。
3.參與人數
老街地區居民,商業景觀發展協會成員,新莊社區大學學員、文化志工,公兒二溼地公園導覽志工,泰山鄉文史協會成員等,六加一次活動共累計415人次參與。
4.課程內容
屬新莊社大98年秋季班一學分課程。上課地點除第一次於新莊國小(新莊市中正路86號)電腦教室外,皆於文明文德活動中心(新莊市新莊路80號)。另+1則為配合新莊音樂祭,於新莊路全安社區活動中心附近擺設推廣攤位。
5.辦理成果:碧江老街重新定位
(1)童年生活場
a.大漢溪堤防築起前,河畔散步、乘涼:(港土乾仔)大石頭、榕樹、蛇籠
b.今公有市場周邊,昔日公共活動場所:公會堂、圖書館、瞭望台等
c.以公有市場為界,以西(後厝仔)、以東(後街仔)各自童年生活印象
(2)社區新發現
a.大漢溪堤防、環河快速道路興建後,碧江街隱身在新莊路(廟街、新莊老街)的光采之後
b.老樹生態:在新莊老街地區,碧江街屬綠地較密集分佈地帶,沿街有碧江公園、興漢公園、新海橋旁綠地、文德公園等,以及,分佈於碧江街巷道旁大型榕樹群與保護老樹。還有住家栽種的香花綠意
c.文化故事:新莊老街聚落生活、宗教寺廟、民居風采、傳統產業、建築特色
(3)老街再出發
a.文化導覽:克服交通的、與公有市場中斷碧江街的問題,發展碧江街連貫的、以人為主的文化導覽散步路線。運用特色閒置空間,建構在地文化產業經營平台
b.都會串聯:發展從新莊副都心經中港大排到老街的腳踏車踏查路線。善加運用都市更新的機會、或政府公權力介入,提高老街地區的生活機能
c.生態再生:公園與散步道景觀改造,促進老樹與人們更自然舒適的接觸。破堤,恢復大漢溪與碧江街的關係
工作坊學員手繪碧江街童年生活記憶地圖
6.小結與後續方向
(1)碧江街散步綠廊提案
與社區規劃師共同完成【碧江街散步綠廊】之提案,使內容增加許多歷史、生活、生態面向之資料與內容,並產出導覽路線,可作為後續綠廊營造配套軟體的發展基礎。詳如第六章。
(2)社區大學文化志工經營
碧江街豐富人文、生態資源,後續應結合在地文史團體、社區大學,招募並訓練文史導覽解說志工,並配合建置街區文史導覽解說指標系統,以及整合旅遊消費資訊的文史導覽摺頁。
且鼓勵碧江街在地廟宇包含潮江寺(米市巷口)、港口宮(戲館巷口)、文昌祠等重要寺廟做為在地文化據點,結合其既有運作,設置旅遊資訊服務專區,並將前述培訓之導覽志工納入經營運作一環。
文化平台之經營,更積極應視為【新莊老街園區五年計畫】駐地工作重要之一環,以文化帶動碧江街的社區再生願景,以呼應、創造可永續經營、別具特色與人文活力的老街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