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PPGIS

PPGIS(Public Participation GIS)。簡單的說就是以GIS(地理資訊系統)作為一種社區意見的溝通平台,讓社區議題的資訊(位置,地點,交通,資源.....),清楚的在數位平台中展示,減少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目前社區規劃師的平台裡已經建置了:


現況照片

現況公共資源

相關計畫調查

工作坊踏查路線與相片

後村圳水路圖、堡圖套、地形圖疊圖

交通系統

潛力點(碧江街與第一劉厝支線)規劃構想與分析調查



KML檔下載請按此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拜訪_中宏里里長洪少欽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0512興直報馬仔

0512興直報馬仔

壹、「新莊逍遙遊~看見古早味」導覽活動簡章

主辦單位:臺北縣政府、新莊市公所 協辦單位:興直堡文史工作室

 廟 街

梯次

5/29(六)、6/5(六)、6/12(六)

5/30(日)、6/6(日)、6/13(日)

上午8:50集合,9:00準時出發

5/29(六)、6/5(六)、

5/30(日)、6/6(日)、6/13(日)

下午1:50集合,02:00準時出發

名額

每梯次25/步行

每梯次15/搭乘巴士

保證金

免收

每人100元 全程參與後,持據辦理退還保證金;

取消報名請於活動三日前辦理,否則不予退費

年齡限制

不限

12歲以上(88年次前出生)

集合地點

响仁和鐘鼓廠(新莊市中正路171號)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新莊市中平路133號)

報名方式:自515日(週六)上午9時起接受報名,採預約方式請親至新莊文藝中心服務台報名,依報名先後,額滿為止。

貳、臺北市文獻委員會99年度志工史蹟文化勘考活動

活動時間:99529 (星期六)

探訪地點:通宵神社、苗栗灣麗磚瓦文物館、藺草文化館等地點。

參加人員: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志工,預估80(含本會工作人員)

報名方式:請於521日前傳真報名表至25501064E-mailcc-016@mail.taipei.gov.tw 報名。

行程:台北市文獻會→台北港→永安漁港→通宵拱天宮→通宵神社→順天宮→義渡碑→蔡泉盛號→→房裡古城(苑裡老街)金良興觀光磚廠/灣麗磚瓦文物館→山腳日式舊宿舍→山腳蔡家古厝→藺草文化館→愛情果園→稻田彩繪→台北

本活動業務承辦人:陳昭秀,聯絡電話25564966分機24

叁、【音樂‧講座】波光的律動——達悟族的歌樂舞蹈

間:99519日(三)19:00 ~ 21:00
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 食品科技館對面)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達悟族朗島部落舞者 主講人:謝保芳、林建享

索票資訊請上詢臺大藝文中心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ntuartpro/home.htm

肆、優人神鼓山上劇場【優人禪鼓營】

招生對象:18歲以上

活動地點:優人神鼓山上劇場

活動內容:走路靜心、八段錦、擊鼓課程、禪坐、靜心課程

活動時間:第一梯次 5.22()5.23() 第二梯次 5.29()5.30()

第三梯次 7.10()7.11() 第四梯次 7.17()7.18()

第五梯次 7.24()7.25() 第六梯次 8.07()8.08()

活動費用:NT8,000元,具中華民國國籍者,獨享優惠NT6,000元。(本費用含21夜的食宿、保險、課程及教材、T恤費用)

伍、被印度社會遺棄的階級--我在南印度的志工經驗分享會

活動日期:99515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晚上630入場,700正式開始
主辦單位:台北市青年志工中心
參加辦法:歡迎自由參加,詢問請洽(022356-0766分機102

主講者:華宇芝

在印度傳統種性制度下,有一群人千百年來被社會遺棄。他們是達利人(Dalits) 也就是以前被稱為賤民的一群人。在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三億多的達利人世世代代都受到其他階層的人歧視。住在加拿大多年的台灣女生華宇芝在南印度花了兩個月半的時間志願參與服務達利人的當地組織,深入了解達利人的生活困境,和南印度的風土民情。

陸、歡樂臺博-102歲館慶系列活動:週末演藝會-帶你賞樂音看好戲

為慶祝518世界博物館日及524台博館生日, 5/18(二)~5/23(日)期間一律免費入館!

活動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廣場

活動日期:523日(日)
聯絡人:羅育如小姐 02-2382-2699分機438
★表演節目
11:00~12:00
高原之音 台灣oboe王子-蔡興國玻利維亞安地斯樂團
13:00~14:00
老鷹之聲 排笛王子-張中立美洲印地安樂團
15:00~16:00
小恐龍歷險記 如果兒童劇團

柒、東臺灣歷史與原住民文化研習營

一、活動時間:訂於99719日(星期一)至23日(星期五)。

二、活動地點: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際會議廳(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

三、錄取名額:計70名。

四、報名費:新臺幣壹仟貳佰元(不含早餐)

五、住宿費:學員住宿自理,如須本館代訂住宿費自理

填妥報名表並於99530日前寄達本館、或電子郵件:yuan@mail.th.gov.tw傳真:049-2329649本館地址(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楊豐榞先生收),逾期不受理。

聯絡電話:(04923528692316881408;傳真(0492329649。連絡人:楊豐榞先生。

捌、大稻埕戲苑 新春報喜 地點/北市迪化街1219(永樂市場9)
日 期 演出內容 演出團體
5/15
(六)14:00 南陽關 小西園掌中劇團
5/16
(日)14:00 目連戲之許豹打父、嘉禮迎春戲元宵 錦飛鳳傀儡戲團
5/20
(四)19:00 龍鳳奇謀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
5/22
(六)14:00 夜遊神 尚和歌仔戲劇團
5/23
(日)14:00 親情愁 尚和歌仔戲劇團
5/29
(六)14:00 姐弟情深 宏聲歌劇團
5/30
(日)14:00 天倫夢覺 宏聲歌劇團

玖、大衛.拉夏培爾-「街頭舞魂」紀錄片

地點 | 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5/29 18:30-20:00 地點 | 中山地下街爵士廣場(R10出口)

研究團體跳舞運動的紀錄片,從洛杉磯中南部開始,讓我們全面接觸街舞。在片中你可以看到導演完美詮釋的hip-hop,可以看到美國獨特的文化。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PPGIS已建置內容小剪輯




給大家先看看有些什麼內容囉!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新莊老街地區公共空間長期發展綱要計畫



(一)課題指認

依據前述基地現況調查與相關計畫背景,新莊老街地區面臨以下主要課題:

1.捷運開通之連結問題

二百多年前新莊老街因水運之便而興起,其後的衰退蕭條也肇因於河港淤塞。然就如同淡水的經驗,沈寂多時的河港歷史聚落,將因新的運輸條件的改變而再度活絡,那就是捷運。

已知捷運新莊線預計於民國103年(一說102年)通車,鑑於新莊站位於中正路緊鄰老街旁,料想於開通後,將是新莊老街百年來最大的改變契機。即一改老街既有交通聯繫條件不佳的困境,憑藉歷史街區獨有的景觀風貌、特色產業、以及人文歷史資源利基,透過捷運引入人潮、也由其疏解,而這也將重構新莊老街再發展的命題與對策。

首要課題就是,如何建立並強化新莊捷運站與老街的空間連通與活動串連。換言之,人們出了新莊捷運站會如何被引入新莊老街,將是首要課題。就此,目前相關計畫並未積極就此有回應,亟需進一步因應。

2.車行與停車問題

捷運通車固然在公共運輸層面能有效改善老街交通條件,然行車與停車問題也不容忽視。如同所有老舊街區一般,新莊老街於車行交通上始終糾結於地區發展與道路拓寬此一盲點,而無法跳脫。

就現實面來說,老街既有聯外道路(主要是新莊路、景德路、新泰路)路幅有限,加上缺乏足夠停車空間(僅新莊國中250個小汽車車位),交通容易產生瓶頸。又利濟街橫移門完成後,由於可銜接環河快速道路,屆時勢必引入更多車流造成新的交通問題。

長遠來看,縱使捷運通車後疏解一大部分交通需求,唯必要車行交通(例如新莊路商家、第一市場攤商、部分遊客等)仍為必須,這部分,也需提擬妥適措施。

3.水運連通問題

又從街區歷史文化之與觀光旅遊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如何重建新莊老街水運藍色路網,也是社區期盼已久的願景。特別是利濟街設置橫移門,為多年來與水隔離的老街打開一道活門工程,也某程度上重建了老街與大漢溪的空間歷史關聯,並引伸出此一歷史街區發展願景的新想像,即碼頭的重建與水運的開通。

4.歷史風貌保存與地區發展競合問題

新莊老街為早期臺北平原開墾之重要街區,然因清末河道淤積後,雖逐漸喪失其地位,但到日據時期仍維持做為新莊及周邊地區主要市街角色,及至戰後伴隨都市化發展,新莊老街一如臺灣所有老市街的命運,產業日趨蕭條、基礎公共設施相對缺乏、以及具歷史價值房舍與街區景觀面臨所謂現代化的拆除改建壓力。

幸見縣府城鄉局繼三峽老街後,預計推動街區店屋立面與騎牌樓歷史風貌修復。唯三峽老街案例有其歷史脈絡、社區條件以及政策背景,且關於不復既有社區紋理與街區風貌的批評也不乏聽聞,因此在客觀與主觀條件上,新莊老街都不應也不會全然複製三峽模式。又觀諸臺北市迪化街經驗,以容積移轉做為保存機制也有其侷限與盲點,且此方式在容積套利已過於浮濫的臺北縣,事實上也缺乏市場誘因與可行性。

目前的情勢是,新莊老街歷史風貌保存與地區發展出現了競合問題,肇因於雖說城鄉局預計推動新莊街店屋立面與騎牌樓歷史風貌修復,但同時也提出了老街區內推動都市更新的另一「願景」,在捷運通車房產上漲預期心理下,此舉無疑撩撥居民「容積至上」的發展迷思,為街區風貌保存目標投下變數。

(二)公共空間發展構想

1.對於「新莊老街園區五年改造計畫」提醒與建議

關於新莊何去何從討論許久,目前縣府城鄉局正著手研擬「新莊老街園區五年改造計畫」構想(詳附件捌),如順利經府內各相關單位討論確認後,期做為下階段縣府工作推動之方針。

針對此五年計畫,本計畫就這段期間調查分析、討論參與的經驗,提供下列補充性的提醒與建議:

(1)缺乏對捷運通車後之評估與準備

眼前對新莊老街最大機會與挑戰當屬捷運新莊線三年後通車一事,以淡水經驗為例,過去正因未能掌握捷運帶來的變化,造成諸如中正路老街拓寬拆除、捷運人潮疏導連結、公共服務設施數量不足、街區風貌缺乏管理而喪失等現象,足供同是位於捷運站旁的新莊老街借鏡。

就此,目前整個縣府未將視野拉到對捷運通車正反衝擊之總體規劃關照,在個別環境營造工程項目背後,缺乏系統性的關連與整合。即以預想屆時會新增多少人潮為前提,據此評估人潮如何由捷運站引入老街?既有公共服務設施數量與強度是否足夠?人行與車行之交通如何調節管理?從環境容受力角度來看地區之都市計畫與土地使用是否需要調整?與中港大排能否形成定區發展之正向連結?凡此種種,都亟需及早進行評估並提擬對策。

換言之,五年計畫除目前擬定個別計畫項目外,應即刻就捷運通車對新莊老街之形勢著手進行整體性、策略性規劃,並以此為綱,做為整個五年計畫推動的上位指導原則。

(2)需化解風貌保存與地區發展競合

原因於前述課題指認已敘明,其關鍵為景觀風貌修復與都市更新推動有其矛盾。若採行所謂店屋立面保存第二進新建拉高的模式,其對街區歷史風貌的改變,北市迪化街已有實例,絕非理想方案。

在捷運通車尚有三年的緩衝期,五年計畫於策略上應當是積極推動風貌修復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建立範例,以爭取民眾認同。同時,暫緩所謂都市更新地區工作推動,轉以整建、維護此種模式,配合社造等配套計畫(如設置地區工作室、補助店家活化經營、百年老店與耆老人物調查展現等),化解風貌保存與地區發展競合問題。

(3)優先進行公共空間改善並落實有效管理

觀諸臺灣二十年來推動街區保存的經驗,私有產權所有人的態度始終是關鍵,也是最不易克服的。因此,策略上於初期推動不應直接碰觸此敏感課題,而是先就可於短期取得一定成效的公共環境改善來著手,即五年計畫應將此類工作項目列為優先。

又所謂於新莊老街推動公共環境改善,並非重複過去新莊路鋪面改善的妝點作法,而是回歸居民真實的日常生活使用需求與外來遊客的參訪消費環境品質,進行策略性與系統性的改造工作。

以及,實質公共環境改善並需搭配有效管理之落實,若無法改變既有對公共空間不當使用(佔用),提升既有管理維護品質,任何的環境改善作為將大打折扣。因此,平行於公共環境改造推動過程,應進行包括市公所、街區民間團體、里長等就後續管理經營之討論與共識研擬,並據此做為推動實質工程與否的參考依據。

(4)應結合街區充沛民間資源與文化魅力

由於五年計畫乃由城鄉局提擬,囿於其業務執掌與關心課題,整個架構以硬體空間計畫為主,相對的缺乏從文化節慶、旅遊服務、乃至於社區培力等面向的關照。

像是,新莊老街內宗教寺廟(包括長老教會)密度頗高,整個新莊路可稱「宗教文化長廊」,其中慈祐宮、武聖廟、文昌祠,既具有古蹟身份,其主祀與活動能量在整個新莊地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據悉,武聖廟將於明年辦理250年慶成活動,慈祐宮將於後年辦理60年作醮尾活動,此等盛大慶典活動可謂百年一遇,然五年計畫竟未將其納入,喪失了形塑街區節慶與文化意象的重大契機。

又如,目前至老街的外來訪客,有一定比例是因歷史資產與街區部分仍保有歷史氛圍的巷弄吸引而來,就長遠發展來看,此類遊客應可透過諸如自導式指標系統建置、導覽解說志工培訓、網站平臺與文史導覽摺頁發行、結合主要廟宇設置旅遊資訊服務、假日與節慶期間歷史場景、人物裝扮等等,打造街區文化深度旅遊特色。就此,五年計畫裡目前也缺乏將文化局、旅遊局納入工作的考量,以推動上述相關工作。

(5)建立專案整合平臺與駐地工作模式

可以預期,新莊老街再造此一政策目標如啟動,將涉及縣府各相關單位投入、及諸多工作項目的實施,就此,應借鏡中港大排的推動經驗,設置專案整合平臺,並配屬專責幕僚工作小組(如中港大排計畫的縣政推動小組),扮演有效整合推動機制,以有效達成調動與分配預算資源、進度掌握與督促、局處或計畫衝突之協調、對外公共遊說行銷統合等目標。

因此,建議五年計畫應將此一機制設計構想納入,切必須做為該計畫內容不可或缺且必須落實的關鍵一環,方為可行。

2.新莊老街公共空間長期發展構想

延續對於「新莊老街園區五年改造計畫」的思考,以下就本計畫,以社區規劃師角度的瞭解分析,提擬公共空間(不涉及私有房舍修護、更新改建)發展構想:

構想Ⅰ:開放空間串連

配合未來捷運通車之時勢,針對新莊老街之街道(人行道)、巷道等進行系統性景觀改造與修補,串連成一完整的開放空間系統。包括:

(1)中央景觀通廊

北起新莊路214巷,接新莊路並往南延伸至利濟街,為南北向之主要開放空間軸線,屆時也將是捷運站連接新莊最主要動線。

(2)宗教文化長廊

以新莊路為軸線,透過「廟街騎牌樓保存計畫」之街區營造方案,並結合武聖廟、慈祐宮、廣福宮此三座老街重要廟宇(古蹟)打造成為宗教文化長廊,同時也是老街東西向重要開放空間軸線。

(3)碧江街散步綠廊

以與新莊路年代同樣久遠的碧江街為軸線,整合其所串連之公園綠地、廟宇、以及百年老樹等資源,打造成為兼具社區生活與人文歷史體驗的歷史綠廊,也是另一條老街東西向重要開放空間軸線。

(4)優質生活巷道

在前述空間軸線架構下,就銜主要空間軸線之生活巷道進行改善,包括米市街、戲館巷、挑水巷(含景德路人行道)等歷史巷道,以及廟前街、新莊路259巷、思明街等。

構想Ⅱ:公共節點改善

接續前述串連構想,就整個開放空間系統中重要節點進行改造強化,提升其景觀意象與公共服務機能。說明如下:

(1)廟埕廣場

包括武聖廟、慈祐宮、廣福宮、文昌祠等四處新莊老街主要廟宇(古蹟)之廟埕空間,以及慈祐宮後方由香客大樓與水池、綠地組成的廣場空間。

(2)公園綠地

針對碧江公園、興漢公園、文德公園、以及新海橋旁綠地等進行改善,提升其品質與公共服務水準,以及強化老街內既有樹木之保護並改善修剪品質。

(3)學校

針對新莊國中推動校園綠圍籬改造,特別是緊鄰中正路、新莊路214巷、景德路之部分,配合圍籬外人行空間一併改善。

(4)市場

因應老街長期發展,並配合橫移門設置、堤外連通需求、以及未來水運路網建置,重新檢討利濟街旁第一公有市場的定位,予以重新改造,回復該地點過去做為老街公共聚會與臨水開放空間之功能與意象,為老街帶來新的契機。

(5)水岸碼頭

結合縣府利濟街橫移門設置以及大漢溪藍色公路建置計畫,往堤外高灘地延伸設置碼頭,重現水岸歷史地景。

構想Ⅲ:交通系統整備

開放空間系統與重要節點之環境整備著眼於捷運開通後之環境需求,同步於此,街區內既有車行與停車問題也需要予以改善。說明如下:

(1)聯外道路系統

避免穿越性車輛進入老街,利濟街橫移門完成後若開放車輛通行反而會加劇街區內既有交通堵塞。建議以新泰路為聯外替代路線,加速開闢新泰路連接環河路段以及堤外快速道路,如此南北分別連通中正路與環河路,可成為地區聯外主要通路,化解環河道路車輛由利濟街進入新莊路、景德路等,有效疏解既有交通問題。

(2)闢建堤外停車

在街區歷史風貌保存的考量下,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必須於街區外另循解方。建議配合前述新泰路聯外系統之建構,一如臺北大稻埕地區同樣作法,運用堤外高灘地設置停車場滿足地區停車需求,並連結利濟街橫移門設置,建構由新泰路至堤外停車,並由利濟街(以及未來新增)人行陸橋步行進入老街的旅遊參訪模式,補捷運輸運之不足,進一步挹注老街發展。

(3)落實交通管理

最為關鍵仍是交通管理。對外,強化宣導搭乘公共運輸(特別是捷運)來老街的旅運模式;對內,針對交通(含停車)管理與在商圈店家、居民溝通宣導,使其理解有效管理將更有助於老街商業發展、居民生活品質之提升。

(三)配套軟體計畫

同步於實質空間環境與設施的改善,結合宗教寺廟、在地團體、店家、文化工作者等,落實在地文化培力工作。

1.文化節慶

輔導老街每年的元宵燈會、中元普渡活動,強化其文化深度與特色,另應積極協助武聖廟250年慶成活動、慈祐宮60年作醮尾,打造街區文化節慶特色形象。

2.文史導覽培力與經營

結合在地文史團體、社區大學,招募並訓練文史導覽解說志工,並配合建置街區文史導覽解說指標系統,以及整合旅遊消費資訊的文史導覽摺頁。又鼓勵如武聖廟、慈祐宮、文昌祠等重要寺廟做為在地文化據點,結合其既有運作,設置旅遊資訊服務專區,並將前述培訓之導覽志工納入經營運作一環。

3.商圈營造

推動新莊老街商圈營造,就百年老店進行調查與經營活化補助,另配合立面與騎牌樓之修復計畫,對改造點進行配套之經營輔導補助,整合硬體與軟提之綜效。

4.駐地工作

比照日本、以及臺北迪化街推動老街保存活化的經驗,於老街內設置駐地工作站,配置熟悉社造專屬人力,做為街區保存活化推動之民眾諮詢、計畫溝通、觀念推廣之在地平臺。

中港大排周邊地區公共空間長期發展綱要計畫


(一)課題指認

中港大排河廊改造計畫推動迄今已三年,河廊主體工程與相關配套計畫正依續推展中,且縣府就此也業已建立專案會議平臺,專責整體計畫進度並協調各子計畫(含各局處)之協作。

換言之,目前整個中港大排地區已有既定之願景與發展架構,在此一架構下,主軸自然為河廊主體工程,以其做為啟動本地區再發展與都市空間環境轉型之核心戰略。搭配此,就都市管理與經營的層面,又分別有以下主要配套面向:

Ÿ 都市計畫與土地使用調整:此部分以城鄉局為主導,針對中港大排完成後預期帶動的地區發展與空間再結構,進行都市計畫與土地使用的修正調整,包括了周邊地區整體規劃、都市更新地區劃設推動、必要的土地使用變更調整、以及未來河廊兩側都市設計規範之擬定,這些工作,刻正配合進行中。

Ÿ 交通運輸之規劃調整:此部分以交通局為主導,除因應河廊工程施工期間可能交通(含停車)提擬替代方案外,正就此地區未來發展,包括呼應捷運(新莊線、機場線、環狀線)路網建置、特二號快速道路完成後交通型態改變,新莊副都心後續發展定位,以及結合河廊改造理念的綠色路網(人行、自行車)推動等,分別進行短、中長期的方案。

Ÿ 其它策略性都市環境改造:為銜接並強化河廊主體工程之空間整體性與效益而推動,此部分包括如廣二用地開闢(水利局)、新莊副都心公共設施開闢(工務局)、中港大排周邊六校綠校園改造(教育局)、街道環境景觀改造(新莊市公所)等,

Ÿ 文化與社區營造:為配硬體環境改善所進行之社區營造工程,包括97年度專案整合(水利局)、中港大排社規師(水利局)、中港大排公共藝術設置(水利局)、商圈營造暨形象改造(經濟發展局)、文化景觀調查(文化局)、以及由水利局辦理近百場的各類說明溝通會議等。

綜合以上,本團隊認為此即所謂「中港大排公共空間長期發展綱要計畫」,並業已推動實施中。循此,本計畫將依據此架構與配套面向,提出擴增性的補充:

1.與中港大排河廊銜接

中港大排河廊改造主體工程刻正進行中,預期完成後,將為新莊地區創造出一條兼具景觀休憩與地區發展振興的河廊綠帶。然而,目前整個地區主要焦點皆集中於河廊主體本身,相對缺乏對於兩側周邊地區與中港大排河廊如何銜接進行探討,這對於河廊改造工程之整體效益會打折扣。

目前大排兩側地區與河廊之銜接,主要是依賴幾條東西向主要道路,由北至南包括中原路、幸福路、復興路,以及昌隆街、自立街、自信街等。由於大排兩側地區密度甚高,上述道路使用狀況幾近飽合,再加上人行道建置不完備,違規佔用情形更屬常見,因此,就開放空間人行串連的角度來看,狀況不佳、亟待改善。

2.各相關計畫之串連整合

中港大排河廊改造是一新思維下的都市基礎設施改造方案,相對地,其所涉及之尺度範圍、工程介面的多樣、配套機制之複雜也是前所未有。就此,各局處也紛紛投入計畫、資源,也累積了一定成果。

然而,從地區計畫(District Plan)的角度來看,個別計畫應該被收攏在一整體目標下來思考,且各計畫間應有前後接續、相互加乘的效果;又從民眾的角度來說,無論所感受體會到的是某個局處的某項工作的績效,其形成的皆是對縣府、以及對整個河廊改造計畫的總體評價。因此,各相關計畫之串連整合,乃至於共同行銷就格外重要。

3.日常生活尺度議題關照

中港大排改造完成後之願景自然令人期待,但也必須回應對日常生活尺度議題的關照。因為就現實來看,大排兩旁社區普遍來說環境品質不佳,特別是肇因於密度過高導致公共空間與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因此,若只拘泥於河廊本體之改造,或是中長期都市計畫層次調整的訴求,對於大排兩旁的許多人(特別不是臨大排兩旁)來說,其日常生活的環境品質依舊沒有提升,對河廊改造的認同也會打折扣。

(二)公共空間發展構想

依據前述課題指認,並參酌中港大排河廊改造之相關計畫,提擬以下公共空間發展構想:

1.由「點」到「線」的拓展

延續去年社區規劃師推動中港大排六校圍牆改善計畫,以校園為基礎點,針對東西向道路進行改造往人行(通學路徑)的線拓展,銜接中港大排河廊,建構相對於河廊的東西向開放空間系統,形成綜效。

藉此,可拓展六校校園改造之效益,並結合97年度推動通學路廊之構想目標。

2.歷史水圳網絡的再生

配合水利局「大漢溪左岸後村圳及其支線景觀資源調查」,發現中港大排周邊地區有既成的歷史圳路,可透過改造,將其轉化成有別於既有都市計畫道路網絡的人行巷道,除可銜接河廊、學校、公園等重要公共空間,也是對河廊改造此一主題強化補充。

藉此,將可進一步突顯縣府近年來以「親水」為主軸的縣政企圖,並擴大中港大排河廊帶動的地區關連效益,往南延伸至新莊老街地區,甚至進一步上溯至樹林,有機會成為另一個跨區域的環境營造樞紐。

3.社區公共空間節點修補

針對大排兩旁社區進行公共空間節點的修補,除目前已進行中的中港國小等六校校園改造,以及公所推動思賢公園、福壽公園、三角公園改善外,進一步將尺度下縮更貼近社區日常生活,包括廟埕、人行巷道、閒置空間綠美化、垂直綠化等等。

藉此,可結合包括城鄉局負責之「城鄉風貌改造」、「社區規劃師」資源,以及環保局推動的「低碳城市」政策,又或者是為後續推動公共藝術設置提出進入社區的不同思維與操作線索。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碧江老街願景工作坊_企劃說明


1.
辦理目的

回應新莊老街地區長期發展綱要計畫,以環境體驗參與、地圖操作討論、議題反思與腦力激盪等方式,以碧江街為例(基地),與地方民眾、社區組織共同提出老街再生的願景、潛力、具體改造可能,並積極接合未來可能資源,提出縣府施政參考、與後續推動執行的計畫方案。


碧江街工作坊辦理概況圖組

2.辦理方式

(1)在地合作

與在地社區教育機構新莊社區大學合作主辦,並藉場地支援、講師資源等接洽聯繫,獲地方上如新莊國小、文德里辦公室、文明里辦公室、文德社區發展協會、文明社區發展協會、興直堡文史工作室、泰山鄉文史協會等協辦,形成軟體的、在地的網絡平台,希望開啟北新莊民眾與社區介入都會發展、指認空間重要議題、促成政府重視相關公共建設的可持續平台。招生方面,除了透過社區報第八期(2009/8月號)發送消息外(發送通路請見社區報章節),另透過特定單位,以下列方式進行




(2)多元學習

與社區、民眾共享空間溝通的專業技術作為基礎,以碧江街為基地,導入歷史變遷、文化生活、環境生態等議題討論,一方面賦予市民介入空間發展的行動能力,同時創造空間專業者與社區、民間與政府互相對話、形塑共識的場域。

3.參與人數

老街地區居民,商業景觀發展協會成員,新莊社區大學學員、文化志工,公兒二溼地公園導覽志工,泰山鄉文史協會成員等,六加一次活動共累計415人次參與。

4.課程內容

屬新莊社大98年秋季班一學分課程。上課地點除第一次於新莊國小(新莊市中正路86)電腦教室外,皆於文明文德活動中心(新莊市新莊路80)。另+1則為配合新莊音樂祭,於新莊路全安社區活動中心附近擺設推廣攤位。


5.辦理成果:碧江老街重新定位

(1)童年生活場

a.大漢溪堤防築起前,河畔散步、乘涼:(乾仔)大石頭、榕樹、蛇籠

b.今公有市場周邊,昔日公共活動場所:公會堂、圖書館、瞭望台等

c.以公有市場為界,以西(後厝仔)、以東(後街仔)各自童年生活印象

(2)社區新發現

a.大漢溪堤防、環河快速道路興建後,碧江街隱身在新莊路(廟街、新莊老街)的光采之後

b.老樹生態:在新莊老街地區,碧江街屬綠地較密集分佈地帶,沿街有碧江公園、興漢公園、新海橋旁綠地、文德公園等,以及,分佈於碧江街巷道旁大型榕樹群與保護老樹。還有住家栽種的香花綠意

c.文化故事:新莊老街聚落生活、宗教寺廟、民居風采、傳統產業、建築特色

(3)老街再出發

a.文化導覽:克服交通的、與公有市場中斷碧江街的問題,發展碧江街連貫的、以人為主的文化導覽散步路線。運用特色閒置空間,建構在地文化產業經營平台

b.都會串聯:發展從新莊副都心經中港大排到老街的腳踏車踏查路線。善加運用都市更新的機會、或政府公權力介入,提高老街地區的生活機能

c.生態再生:公園與散步道景觀改造,促進老樹與人們更自然舒適的接觸。破堤,恢復大漢溪與碧江街的關係





工作坊學員手繪碧江街童年生活記憶地圖


6.小結與後續方向

(1)碧江街散步綠廊提案

與社區規劃師共同完成【碧江街散步綠廊】之提案,使內容增加許多歷史、生活、生態面向之資料與內容,並產出導覽路線,可作為後續綠廊營造配套軟體的發展基礎。詳如第六章。

(2)社區大學文化志工經營

碧江街豐富人文、生態資源,後續應結合在地文史團體、社區大學,招募並訓練文史導覽解說志工,並配合建置街區文史導覽解說指標系統,以及整合旅遊消費資訊的文史導覽摺頁。

且鼓勵碧江街在地廟宇包含潮江寺(米市巷口)、港口宮(戲館巷口)、文昌祠等重要寺廟做為在地文化據點,結合其既有運作,設置旅遊資訊服務專區,並將前述培訓之導覽志工納入經營運作一環。

文化平台之經營,更積極應視為【新莊老街園區五年計畫】駐地工作重要之一環,以文化帶動碧江街的社區再生願景,以呼應、創造可永續經營、別具特色與人文活力的老街園區。

碧江街工作坊踏查成果導覽路線圖


碧江街工作坊學員成果發表情景組(98/10/13)